课堂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是培养人才的主要渠道。为了贯彻校领导在期初书面讲话中提出的“坚持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重点工作的落实,我院推出《聚焦教改》系列报道,力图展示专业教师在教学改革中的各项有力措施,展现我院分层分类教学工作效果。此次推出第五期:霍华民老师和他的《大学写作》课程。
《大学写作》属于专业基础课,应该是获取技能的课。授课对象是19国1班,还有20汉本补修的15名同学。这门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是通过讲解基础写作相关知识,为学生进一步提升写作的能力。开学初,因疫情原因,九月份一个月集中上网课。在这种情形下如何保证教学效果,对教师是巨大的挑战,任课教师霍华民遵照教学大纲,努力结合实际,努力创新教学,努力进行深入的教学改革。课程主要特色是课技结合,授课重点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
为了达到更好地教学效果,霍华民老师从授课的思想上,就是想让同学觉得学习这门课有用。换句话说,就是想方设法让学生热爱学习,并提高学习的自觉性。于是,充分利用线上教学的便利,在学习通的资料上,引入的大量课程学习资源。并及时下载《人民日报》的当天相关文章,研究分析写作的构思与写作技巧。
霍老师从两个方面下工夫保障教学效果。
1.电子辅助教材。结合教学进度、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时间,为同学下载上传了相关技能论述文章,还《人民日报》重要文章和系列评论。不仅融思政于课上,还融研究写作的选题、主题、构思以及行文,力争通天又接地气地学习写作。
《大学写作》课程部分电子辅助教材
2.遵照教学大纲,把握重点和进度。这门课选择的教材是“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是新形态大学生写作课程系列教材的《基础写作教程》(第三版).充分利用教科书的理论,打牢同学的理论基础。
在上网课时,采用直播授课录播回看。每次直播授课的同时录课,且将每个知识点录成5-15分钟的微课视频,课后上传到学习通平台,方便学生对不懂的知识点随时回看,尤其在真正进行写作时遇到不会的知识点可自行回看学习。
霍老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侧重强化实践性。教学采用三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是结合教材,把知识点和难点及重点,讲透;二是结合当下最新的人民日报上的典型文章,拿到课堂上进行实际教学研究;三是结合个人写作的具体实践的经验及教训,与同学一起探讨、交流。
同时,创新授课内容。比如,修改文章。采用了来自人民日报内部的学习研究资料如图(红的都是删除的,蓝字是编辑加的):
这个修改实践,让同学很震撼:原来文章是这样修改的。从整个教学方面,侧重加强实践训练,让同学真正知道如何修改文章。通过这样的练习,同学们都学会了用校对符号这个工具的操作。
第十周,同学们已经开始谋划撰稿,拟出班级作品集。
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不仅关心学业,也关心理。为这,在课堂上承诺:同学过生日的或有特殊情况的,老师给写书法。实际上,这种辅助方式也提升整个课程的正能量。
霍老师为同学庆祝生日
霍老师送给过生日同学的生日礼物
在课程最后的考核中,霍老师从实战出发,真写真练,拒绝虚构。拟定讲好自己的故事。“把灾难当教材与祖国共成长”,充分利用疫情这个特殊教材,体现思想、思考、思辨,写出自己的亲历或感受及感悟。融思政于写作中,为真正的实际写作夯实基础。
霍华民老师这样把教学的工夫融入到日常的教学生活当中,正是对于吴校长提出的“坚持深化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的深度体现。
(文/图 教育与新媒体实验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