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摘要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充分发挥党委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主动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积极融合,以红色基因为特色,以问题导向为核心,以体系构建为重点,以分类施策为原则,以教学创新为驱动,明确课程思政建设“为了什么”“解决什么”“主抓什么”“怎么推进”“依靠什么”,积极推动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三进”,更好践行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深入贯彻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有效支撑了其他学科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依托学科特色构建点面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基于课程思政建设形成了乡村振兴高质量复合型人才培养的人大经验。
二、背景
乡村振兴是我国一项长期战略,培养政治素质与业务素质双过硬的专业人才是确保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准确落实的关键。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系统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是深入贯彻落实席大大总书记提出的“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重要论述的核心举措,也是为全面振兴乡村输送“双过硬”人才的重要抓手。但是,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在认识和实践中还存在着融合不深的“两张皮”现象;专业课教师对课程思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将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教学的主动性和创新性还有待提升;高校间、院系间以及专业间推动课程思政建设的联动机制尚未健全。各专业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路径机制亟待深入探索。
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我们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是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独树一帜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基地,具备实力雄厚的经济、管理、人文等学科群的强大支撑,一直致力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发展道路。长期以来,学科扎根中国大地,大量专业及其课程具备同思想政治教育、社会主义建设伟大实践高度融合的“人大特质”。其中,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政策性强,人才培养目标与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目标高度一致,特别是对中国共产党领导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百年历程的事实认知与经验解读,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理想信念、科学精神均具有明显的优势,实现思政教育真正的有机融入、润物无声,有着天然的思政属性。可以说,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即思政,应当旗帜鲜明、义不容辞地成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的排头兵,为培养政治与业务双过硬的乡村振兴专业人才作出更大贡献。
三、主要做法
(一)以红色基因为特色,明确课程思政教学“为了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顺应国家建设需要,率先探索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管理类人才的培养模式,是我国社会主义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教学与人才培养的创始者,主编了新中国第一本全国统编教材《社会主义农业经济学》;完善学科专业设置并发展成为全国性的专业;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农业经济学课程的骨干教师,并为其他高校输送了师资力量;培养了一代又一代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这种传承红色基因的人才培养模式本身就是课程思政的典型案例。
进入新时代,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始终坚持立学为民、治学报国的办学宗旨,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席大大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深度融入教学全过程,帮助学生构建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科技与政策双轮驱动农业经济增长、化解宏观经济危机与城乡矛盾的基本认知框架,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现共同富裕的“中国道路”与“中国方案”充满自信与自豪,为培养“知行合一”的农业经济管理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探索创新发展路径。
(二)以问题为核心,明确课程思政教学“解决什么”
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主要解决的是如何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认识“三农”的问题,进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解决问题的智慧。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依托课程思政建设,提出了培养具备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区域经济与规划、发展管理与政策、大数据分析等实践技能的复合型人才的目标。农业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隐性思想教育和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的显性思想教育相互结合、协同并进,有针对性地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特色农业农村现代化在理论、制度、实践中取得的重大进展,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和实践之中;有重点地选择《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农村发展概论》《农商管理学》《食品经济学》《农产品国际贸易》等教材优先编修,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成果更好地实现“三进”。
(三)以体系教学为重点,明确课程思政教学“主抓什么”
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抓住关键环节,着力打好一场提升质量和提升水平的攻坚战。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在教师、团队、专业、课程、成果和学生这六大核心要素上精准着力,以体系构建为重点,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通过主抓课程建设主体,提高专业教师协调专业知识与思政教学内容的能力,培养了一批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良好师德师风与扎实教学科研能力的课程思政名师。通过专业课教师与思政课教师的协作,孵化了一批紧跟“三农”前沿、扎根中国大地的课程思政教学优秀团队。通过优化培养方案和推进学科交叉融合,建设了一批以人才培养为己任、以问题导向为核心的课程思政示范专业。通过利用现代信息化平台鼓励案例式教学、互动式教学、探究式教学,打造了一批兼具学校特色及学科特色的课程思政示范课程。通过课程思政研究专题立项和课堂试验试点运用,形成了一批具有教学科研水平和推广价值的课程思政研究成果。总体上,实现了思政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专业技能与科学素养、家国情怀与社会责任的有机统一,培养了一批具有大国“三农”情怀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四)分类施策,明确课程思政教学“怎么推进”
思政融入专业教育需结合不同类别的课程特点,按照理论类专业课程、方法类专业课程、实践类专业课程分类推进。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打造了“乡村振兴”专业理论系列、大国“三农”研究方法系列、“一懂两爱”社会实践系列三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系列。“乡村振兴”专业理论系列课程,如《农业经济学》《农业政策学》《发展经济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推进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提高学生对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律的认知;“大国三农”研究方法系列课程,如《计量经济学》《统计学》《调查研究方法》等,把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科学分析方法有机结合,激发学生运用所学方法探索世情、国情、农情;“一懂两爱”社会实践系列课程,如社会实践、专业实习、劳动教育、农耕文化等,注重引导学生深入实际了解“三农”实践,将个人发展与国家需要相结合,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培养学生“国民表率,社会栋梁”的社会责任感。2020年,学院专门邀请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原副组长、农业农村部原部长韩长赋同志,全程讲授全校通识核心课程《大国三农》。青年学子得以与农业农村工作决策参与者面对面深入交流,深刻激发了学生学习农业经济管理专业知识的主动性和投身乡村振兴事业的自觉性。
(五)创新驱动,明确课程思政教学“依靠什么”
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通过创新教学理念、技术、方法与手段,全方面、多维度提高教学质量,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重要抓手。中国人民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依托科研与教学基地优势,进一步加强思政元素的融入和建设,建设新的能够体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中国道路、中国经验和中国方案的课程思政教学实践基地。注重将实践内容与“三农”发展相结合,通过劳动教育、农耕教育等课程,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将“走出去”和“请进来”两种方式相结合,组织学生到广阔乡村进行实践教学;采用现代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方式,将课程思政落实在“云端”,化解新冠肺炎疫情和时空跨越带来的挑战;开设“市县长讲‘三农’、“企业家论乡村振兴”等系列讲座,发挥“三农”模范人物和一线实践者的榜样示范作用,更好提升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综合能力。
四、重要成效
(一)积极推动了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三进”
在以席大大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特色的农业农村现代化在理论、制度、实践中都取得了重大进展。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推动我们党最新的治国理政方针策略与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理论成果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确保学习贯彻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教育领域落地生根;引导师生深刻理解农业农村改革发展百年的历史进程与辉煌成就,更加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坚定信仰者、积极传播者、模范践行者,从课堂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火热实践,在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的战略目标上同向而行。
(二)更好践行了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
席大大总书记强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关系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加强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有助于落实席大大总书记在给涉农高校广大师生回信中提出的“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技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的重要指示,为改变涉农类专业毕业生在农业农村领域就业、特别是到“三农”一线工作比例偏低的现象注入了无形的动力,也为培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所需要的大规模、高质量人力资源提供了强大的信仰支撑。通过课程思政改革,贯通新型农业人才培养全课程体系,发挥了思政教育的铸魂育人作用,有助于当代大学生了解中国最大的国情,肩负起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任,成为国家可靠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三)深入贯彻了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总体要求
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解决好“怎样培养人”的问题。课程思政的理念是协同育人,使思想政治教育滋润万物的精神力量融汇于教师的每一个课堂、贯通在学生的每一步成长。在新文科、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实现了培养专业综合性较强的高素质应用型农业人才的目标,深入挖掘了课程的育人功能,努力让耕读教育、强农兴农等理念入脑入心,增强了学生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服务乡村全面振兴的使命感和责任感。结合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创新教学模式,切实提高课程思政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感染力,推动实现了思政教育从“教”到“育”的根本性转变。
(四)有效支撑了其他学科相关专业课程思政建设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教育部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和秘书处所在单位,其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及课程教学长期引领全国高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人才培养。农业经济管理类课程追求理论创新,服务重大决策,始终致力于中国农业经济、农村发展等理论与现实问题的研究。这些成果既是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课程内容,也是大学生思政建设内容课程的相关内容。在当前学科交叉背景下,通过面向全校学生增开农业经济管理类通识性或专题性选修课,为法学、新闻学、社会学、人口学、统计学等其他学科提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素材,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生深入了解我国农业农村历史巨变和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自信”。
五、经验启示
(一)落实学院党委在课程思政建设中的主体责任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确立了学院党委对全院课程思政工作的全面领导,认真履行党委主体责任。发挥党委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中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作用,学院党委每学年至少研究1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党委委员每人每学期至少针对课程思政听课1次,确保牢牢把握党对课程思政建设的领导权。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带动作用,教师党支部每学期至少开展2次课程思政相关理论学习,确保课程思政在多阵地、多渠道、多方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展开。学院同时成立了课程思政建设工作小组,负责研究、设计本院系及各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方案,制定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标准,指导任课教师开展课程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研究,保护了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不偏向、不走样,同时使各种资源得到有效整合和合理配置,强化课程思政建设的组织保障、资源保障和人力保障。
(二)依托学科特色构建点面结合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
农业经济管理类专业课程的覆盖领域较广,理论类、方法类、实践类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差异性大。中国人民大学按照课程分门别类的设计,根据课程的性质及课程教师的现实能力,设定了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和目标,打造了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为统领的“专业+思政”、“课堂+实践”的完整课程体系。同时,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的整体性建设放在首要位置,结合学校特色、学科特色、课程特点和教师特点,探寻将课程思政与方法类课程有机结合的最佳路径,构建起全面覆盖、类型丰富、相互支撑的课程体系。扎实推进教学思路、师资、教材、教法、机制、环境等的改革创新,推进课程思政培训,注重兴趣驱动,结合当代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使课程思政更有质量、教学育人更有深度。
(三)协同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与农业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当前农业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面临多元社会思潮的冲击,因此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对高校农业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和体制机制创新提出了更高、更精准的要求。中国人民大学深化对“大思政”的研究认识,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以问题为导向,不断深化教学改革、补齐教学短板,推动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相融通,高校、社会各支队伍相协同,政府各部门相配合;打通育人各环节,切实构建全面有力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把政治引领、价值引领和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结合起来,把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人才培养实际问题结合起来,以课程思政建设优化一流专业建设,倒逼农业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升级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