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教学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不断激发课堂教学创新活力,按照《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第六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暨第五届全国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河南赛区)选拔赛的通知》(以下简称“大赛”)相关要求,决定举办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校级比赛,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比赛目标
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创、以赛促学、以赛促融”,充分发挥大赛的示范引领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与“四新”建设深度融合,深化校企协同产教融合,推进实验教学改革,创新涉外人才培养双语教学路径,探索体育教学与健康素养培育融合,以一流教学打造“金课”示范标杆,实现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课堂教学数字化水平、产教协同创新能力、实践教学核心素养、体智协同育人成效“五个显著提升”。
二、比赛内容
大赛内容包括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产教融合创新报告(以下简称创新成果报告),教学设计创新汇报。
三、参赛对象
以个人或团体形式参赛均可,参赛对象应满足以下条件:
1.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教学,为人师表,无违法违纪行为,不存在师德师风、学术不端等问题,五年内未出现过教学事故。
2.若以团队形式参赛,团队成员应包括1名主讲教师和不超过3名团队教师。主讲教师近5年须对所参赛的本科课程讲授2轮及以上。
3.鼓励高职称教师和高层次人才参赛。各学院教研室主任和基层教学组织负责人应充分发挥表率作用,带头参赛。
4.鼓励青年教师以团队形式参赛。培养期内的青年骨干教师,在省赛中获得名次的,视为获得省级及以上教科研奖励,在考核时予以认定。
5.每名教师或每个团队只能参加一个小组的比赛。
四、比赛分组
大赛按照“四新”建设、基础课程、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等领域分组,设新工科组、新文科组、基础课程组、课程思政组、产教融合组5个大组。
第1—5组与省赛对接,其中1—4组,每组下设正高组、副高组、中级及以下组3个小组。教师参赛小组组别划分以校赛报名时的职称为准。
五、赛程安排
比赛分为学院初赛、学校决赛、指导培训三个阶段。
(一)学院初赛(4月7日之前)
各学院自主组织,鼓励推动全体教师特别是高职称教师、高层次人才积极参加比赛。自行决定比赛环节、评审方式等,择优推荐1名教师(团队)参加学校决赛。
(二)学校决赛(4月11日)
在学院初赛的基础上,进行学校决赛。决赛阶段采取评审方式,评审内容包括1节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产教融合创新报告)(评审标准见附件2)。择优选取4名教师(团队)(含产教融合1名)参加指导培训。
决赛满分60分,其中课堂教学实录视频成绩占40分、教学创新成果报告(或课程思政创新报告、产教融合创新报告)成绩占20分。
(三)指导培训(4月15日-4月16日)
邀请校外专家对4名教师(团队)进行相关方面的指导培训。经专家评审,为参加省级复赛(4月30日前)做准备。
六、提交材料
(一)申报书
申报书样式见附件3-1。
(二)创新成果报告
创新成果报告应基于参赛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与反思,体现课程教学的创新举措、过程与成效。聚焦教学实践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等,采用教学实验研究的范式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课程思政创新报告应立足于学科专业的育人特点和要求,发现和解决本课程开展课程思政教学过程中的真实问题。
产教融合创新报告应密切围绕高校与社会或行业企业主动合作、人才培养规格与产业需求、学科专业结构与区域发展、组织模式创新与教学模式改革等产教融合方面的内容,以教学研究的范式,聚焦教学实践中的“真实问题”,通过课程内容的重构、教学方法的创新、教学环境的创设、教学评价的改革、师资队伍的建设、协同办学的机制等,解决教学问题,明确教学成效及其推广价值。
报告包括摘要、正文,字数不超过4000字。教学创新(或课程思政创新、产教融合创新)成果的支撑材料及目录详见附件3—2。
(三)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及相关材料
实录视频为参赛课程中一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其中产教融合赛道需包含理论和实践教学内容,具体要求详见附件3—3。与课堂教学实录视频配套相关材料包括:参赛课程的教学大纲、课堂教学实录视频内容对应的教案和课件,其中教学大纲主要包括课程名称、课程性质、课时学分、学生对象、课程简介、课程目标、课程内容与教学安排、课程评价等。
(四)证明材料(校赛无需提交,省赛提交)
所有赛道参赛课程需以PDF格式上传教务系统中课程已完成学期的开设信息(包含课表、排课班次、人数、地点等信息截图),参赛课程名称须与教务系统中显示情况一致。
产教融合赛道参赛课程还需提供由所在高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实践性教学学时占课程总学时比例不少于30%的相关证明;行业企业参与参赛课程教学的相关证明,包括但不限于与参赛课程相关的人事聘任协议、产教融合项目合同、协同育人项目、产业学院等,签订时间在2年及以上。
(五)注意事项
参赛教师(团队)提交的相关材料(申报书除外)和现场汇报环节中均不得出现参赛教师(团队)姓名、所在高校及院系名称等透露个人身份的信息,产教融合赛道行业企业信息不做硬性要求。
请各学院于4月7日前将“个人申报书、创新成果报告、一个1学时的完整教学实录”提交至:https://5dnryekl.mh.chaoxing.com。
联系人:周丽娜 联系电话:0371-61070717
附件1:河南省教育厅办公室关于举办第六届河南省本科高校教师课堂教学创新大赛的通知.pdf
附件4: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教师教学创新大赛报名汇总表.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