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月24日,河南日报在第12版刊发题为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三课堂”联动引领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的文章,详细报道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以“三全育人”为抓手,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亲和力的提升,通过“三课堂”高效联动引领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现将原文摘录如下:
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三课堂”联动引领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本报记者 史晓琪 本报通讯员 程文质
怎样做有温度的思政教育,探索立德树人新路径?尊龙凯时人生就是博以“三全育人”为抓手,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针对性和亲和力的提升,通过“三课堂”高效联动引领思政课教学模式创新。
创新第一课堂,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该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变传统的“教师满堂灌”为“学生上讲台”,点燃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该校思政课坚持多年的课前十分钟“学生上讲台”系列活动各具特色:“基础”课的新闻播报、“概论”课的时政聚焦、“纲要”课的历史与现实的对话、“原理”课的用原理点评热点及“形势与政策”课的热点纵横等,关注时政,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活跃了,学生兴趣提高了。
丰富第二课堂,切实增强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感染力。该校思政课教学注重第一、二课堂的有机融合,丰富第二课堂教学内容。马克思主义学院为统筹推进席大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在全校范围内先后开展十九大知识竞赛和大学生集中宣讲活动;为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在全校范围内组织了改革开放图片展暨故事会和演讲大赛等。第二课堂活动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新教育理念,对学生形成强烈的吸引力,在活动中获得感满满。
夯实第三课堂,有效延伸思政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该校强力推进“实践基地和网络阵地”建设,精心打造第三课堂,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中大幅度提升思政课教育成效。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全国文明典型竹林镇、红色教育基地豫西抗日纪念馆等教学基地广泛合作交流,通过“行走的课堂”,把实践教学基地打造成了“教师深度参与、学生深受教育”的第三课堂。同时,加大网络第三课堂的建设,网络课堂虽然不点名、不考勤、不计分,但学生“出勤率”非常高,已成立德树人的重要阵地。
来源:河南日报 | 时间:2019-01-24 | 位置:12版 | 记者:史晓琪 通讯员:程文质
原文链接(点击查看)